
振海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简称振海智能)注册于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见证签署的两国间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是汇聚世界一流研发资源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振海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水下焊接机器人和高端水下焊接电源研究、制造和销售的专业化公司,具有强大的水下机器人控制和本体设计、高性能水下焊接电源、视觉处理和场景还原技术、极端环境高性能焊接制造工艺等研发和工程能力,可提供国际一流的水下制造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2020年起稳居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学校建有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3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学校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水下焊接研究的两家单位之一,在水下机器人焊接所涉及的水下移动平台、水下焊接电源、微型排水罩、潜水送丝装置、水下环境感知、焊接过程物理建模与计算模拟、工艺性能预测与评价优化等方面已取得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研究团队从水下机器人焊接作业的能量供给、物质输送、空间保障、信息交互等四大维度出发,构建了水下机器人焊接核心技术专利池,高价值专利布局位居全球前列。研究工作被科技日报头版作为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专题报道,被人民日报作为典型创新成果重点报道。
华南理工大学和振海智能聚焦海洋经济等重大产业场景,瞄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难题,共建“水下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牵引高校-企业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资源集成、分工明确、有序协同的产学研协同作战新模式。双方将以联合实验室为纽带,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对水下机器人作业平台、水下焊接电源技术、微型排水装置、潜水送丝技术、水下多源数据信息交互及水下焊接工艺质量优化等多方面的研发工作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破除“创新孤岛”,增强创新内生动力,推动水下机器人焊接“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自主可控。